暴力和虐待為兒童造成破壞性的影響。然而,全球數以百萬計的兒童仍面對著不同形式的暴力—— 家庭、學校、網上、社區、災區及戰亂地區的暴力,嚴重影響其發展、自信及身心成長。因此,我們盡力遏止兒童遭受暴力,並快速提供援助。救助兒童會竭力確保兒童暴力不再被容忍。

    目前全球

    1/4

    20-24歲的婦女為童婚新娘

    *英國救助兒童會數據

    7.32億

    名學齡兒童沒有受到法律保障,免受體罰

    800萬 

    15-19歲女孩曾被性侵

    2019的成果

    香港救助兒童會支持不丹、柬埔寨、中國內地、老撾、尼泊爾、斯里蘭卡和泰國等地的兒童保護項目,直接為 121,533 名兒童及成人提供服務,並透過活動提升公眾對保護兒童問題的關注,惠及超過130萬人

    印度:拒絕童婚

    17歲的 Najnin 來自印度比哈爾邦一個貧困家庭,這兒有逾90%女孩住在欠缺機會的農村。許多像Najnin一樣的弱勢女孩因而被迫在18歲法定年齡之前成婚。不幸的是,早婚對兒童的發展有嚴重影響,令女孩無法在安全、健康和受保護的環境下成長。

    2019年4 月,Najnin 參加了救助兒童會的Sashakt Kishori 項目,意謂「為少女充權」,當中她以領袖身份帶領組員在諸如自我保護、性別平等及生計方面的重要議題上,進行討論。 「我覺得自己有很大轉變,特別是自信心。」

    Najnin 分享參加項目數月後的感受時說﹕「我接受了財務培訓,學會管理現在和將來賺得的收入。我也參加了製作紙製用品的培訓,獲得的少少收入可以幫補家計和支持自己的課業。」

    Sashakt Kishori 項目與女孩及其父母, 以及其他社區成員,包括男孩和成年男子,合作保護少女及幫助她們取得成就。該項目為女孩提供生活技能、職業技能及財務培訓,使她們能夠與家人及村裡進行磋商,為自己爭取更好的未來。項目還打破了一些積習已久,令女孩無法全面發展潛能的不良社會和性別成規。

    Najnin 說:「我一再告訴所有女孩要有遠大夢想,為美好前程努力不懈,並且要用盡方法拒絕童婚。我加入這個項目之後,組內也沒有聽到任何關於童婚的個案匯報。」

    老撾:協助少數民族少年當盡責父母

    在老撾,居住在農村及山區的少數民族,普遍早婚。年青人不諳夫妻相處之道,又欠缺養育小孩的知識和技巧,再加上家庭收入微薄,對兒童的成長帶來負面的影響。 有見及此,救助兒童會開展的青少年充權項目,希望協助這些年青夫婦做好為人父 母的規劃,以及能夠過穩定及有尊嚴的生活。 23歲的Yer19歲的Nout 是一對夫婚,住在琅勃拉邦的Nambak 區,有一個15個月大的孩子,以務農為生的他們,收入微薄,難以支撐家計。YerNout 表示﹕「在參加救助兒童會這個項目之前,我們對很多事情都一竅不通,也經常意見不合,但是現在我們知道該怎麼彼此扶持, 還學會養育孩子的技巧,例如怎樣煮食才可以為孩子提供更好的營養。現在也知道應怎樣教育兒子。」 這對年輕夫妻續說:「以前,我們把所有收入都花光,也不知道該怎樣儲蓄。我們 在項目中獲得一些財務支援,也學會做點小生意,養養魚,養養雞,生活條件因而改善了。」通過提供教育及生計培訓,救助兒童會為青少年帶來改變,並為兒童締造更好的成長環境。

    中國:新機制加強保護被性侵兒童

    在中國,調查懷疑兒童被性侵案件,一般來說,公安、檢察院、法院及律師等會個別向受害兒童進行多次詢問。回憶和覆述傷痛的經歷, 會對這些兒童造成二次傷害。有見及此, 救助兒童會在昆明市盤龍區與公安、司法部門、醫療部門及社工機構等合作,2018年3月在該區成立一站式取證與保護中心,讓懷疑被性侵的兒童可以在這裡同時接受刑事司法程序的詢問、初步身體檢查及傷勢鑑定等等。

    由社工、醫務人員、心理專家等專業人員組成的會商小組,則會對有關個案進行快速評估,為相關兒童及其家庭制定方案,並進行後續跟進工作。

    考慮到兒童需要,該中心的佈置仿照家居設計,沙發上放著多個可愛玩偶,隨手可及的玩具箱,盡可能讓兒童感到安全舒適。房內亦安裝了隱藏式同步錄音錄像設備。警員查問受害者期間,未成年人檢察官、社工、心理學家等專業人士會在另一房間,透過視像觀察及了解情況。若有問題需要跟進,便會透過耳機通知警員,即時追問,避免日後再向受害者重覆查問;也觀察訊問過程兒童是否有需要暫停的事宜。由於受害人多為女孩,當局特別訓練女警負責查問工作,使受害人更願意透露事情經過。

    這是中國西南地區首個一站式中心。由於其獨特的會商機制,因此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少年司法專業委員會將對此進行長期跟進研究。

    昆明市公安局盤龍分區負責這個項目的警察認為,「該中心以兒童利益最大化為原則,有利於打擊犯罪,也能更保護未成年人的合法權益。

    尼泊爾:禁絕兒童體罰

    「兒童發展協會和救助兒童會等社會組織,致力在尼泊爾保護兒童權益,我受此啟發,所以當選兒童俱樂部網絡副會長後,希望能夠為在磚窯工作的兒童做更多事情。」新當選巴克塔普爾兒童俱樂部網絡副會長的 Manoj ,來自距離加德滿都半天車程的拉梅恰布。2002年,他年僅一歲,便隨著到磚窯區從事季節性工作的家人,首次來到巴克塔普爾。

    在尼泊爾,許多人每逢11月至6月期間都會來到巴克塔普爾的磚窯,從事季節性工作。兒童隨著家人遷移到磚窯,過着顛沛流離的生活,有長達半年的時光無法上學。況且,在磚窯的生活環境一點都不安全──不穩固的棚屋,滿佈灰塵和泥濘,不潔淨的水源,衛生條件差劣,兒童亦很容易被剝削、疏忽照顧及虐待。

    為此,我們安排與相關政府部門代表一起到磚窯訪視,協助改善磚窯工人的工作環境,並確保在磚窯內,沒有未滿合法工作年齡的兒童工作。另外,我們亦成立日託中心,藉此防止和保護兒童免遭與磚窯相關的危害。

    支持每月捐款

    讓救助兒童可以持之以恆

    全因每位兒童保護使者的每月捐款,讓我們可以有穩定的收入以制定更長遠和有效的救助兒童項目。

    當天災到來時,我們便能第一時間前往災區,即時幫助有需要的兒童,而災後我們也可以持續為兒童提供支援。

    感謝各個兒童保護使者的支持,救助兒童的工作才可以持之以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