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感同行」計劃旨在透過社交情緒學習,以促進學生的精神健康。我們相信,當學生的精神健康素養得以提升,其抗逆力、學習成果及幸福感亦會增強。

我們亦鼓勵家長及學校團隊在校園內安排更多不同形式的社交情緒學習和活動,以提升兒童的幸福感。

服務對象

現時,我們與位於黃大仙區的華德學校及聖博德學校合作,合共約360名的小五及小六學生參與此為期兩年的計劃。

這兩所學校提供優質教育予該區學生,當中不少兒童來自低收入家庭,面對很多不同的需要。

此外,我們亦發揮救助兒童會的全球專業知識,為家長、計劃導師及兩間學校的老師提供社交情緒學習的培訓、工作坊和活動示範。計劃將透過大型社區活動,向超過300名持份者宣揚社交情緒學習的重要性。

計劃目的

計劃的目的是透過社會和情感學習(SEL) 框架,幫助兒童建立社交情感能力,該框架由五個核心能力組成,包括自我意識、自我管理、社會意識、人際關係技巧、負責任的抉擇。

計劃提供平台促進學生的社交和情感發展,幫助他們參與學校生活,享受學習。

計劃詳情

為提升兒童的精神健康素養, 此項目推動學校有系統地培育學生學習社交情緒技能,向五年級及六年級學生兩年共提供24節的社交情緒課堂,亦為教師和家長提供相關的工作坊和培訓,以及以全校學生為對象的社交情緒活動週。

為了提升項目質素,項目成立了顧問委員會,就社交情緒學習在學界推動和發展,共同草擬路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