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隨著《強制性舉報制度》即將實施,所有服務兒童的專業人士都需要進一步提升保護兒童安全的意識與能力。香港救助兒童會將於2025年9月6日(星期六)九龍塘香港科技園創新中心舉辦「兒童保護論壇」。
本會致力為參加者提供一個交流平台,讓他們能夠聆聽不同界別的經驗、與專業人士互動,並了解兒童對安全議題的真實想法。參加者可以在互動與學習中,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
論壇內容包括:兒童的聲音、專家座談會、互動工作坊,以及與各界兒童工作者交流的寶貴機會。我們誠邀您參與,共同為兒童的安全與未來發聲!
會議詳情及時間表
會議時間表
專題研討會
分組工作坊 1
分組工作坊 2
時間 | 項目 |
9:30-10:00 | 開幕與主題演講 |
10:00-10:45 | 專題座談會1:兒童守護——為甚麼是現在?為甚麼是在香港? |
10:45-11:00 | 青少年對組織環境安全的聲音 |
11:30-12:45 | 分組工作坊1 |
14:00-14:45 | 專題座談會2:強制性舉報——現在和下一步是甚麼? |
15:15-16:30 | 分組工作坊2 |
16:45-17:30 | 專題座談會3:兒童性虐待——責任方需要知道甚麼? |
17:30-17:45 | 閉幕 |
* 論壇中途設有休息時間,以鼓勵參加者之間持續的知識和經驗交流。
* 所有專題討論提供即時翻譯(粵語和英語)。
專題座談會: 兒童守護 – 為什麼現在在香港重要?
專題座談會: 強制性舉報 – 現在和下一步是什麽?
專題座談會: 兒童性虐待 – 責任承擔的人(Duty Bearer) 需要知道什麽?
開幕辭

曾迦慧女士
香港救助兒童會總幹事
曾迦慧女士在非牟利機構擁有超過30年經驗,亦是一位資深社會工作者。曾女士致力推動香港救助兒童會的使命,帶領機構在人道救援、兒童保護、健康及教育領域追求卓越。她秉持機構的願景,積極連繫各界持份者,為有需要的兒童創造更光明的未來。
曾女士曾任國際慈善機構的總裁一職,領導多項扶貧和發展計劃、政策研究和倡議運動、全球公民教育,以及香港、澳門、台灣和中國內地的人道救援項目。此外,曾女士開創了環境、社會及企業管治 (ESG) 的研究和倡議工作,致力為弱勢社群服務。
曾女士具美國哈佛大學公共行政碩士學位及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工作學士學位資歷。
專題座談會 1: 兒童守護 – 為什麼現在在香港重要?

Namrata Bindra
香港救助兒童會
守護兒童服務經理
Namrata 領導香港救助兒童會守護兒童服務至今已超過六年,包括提供員工培訓、政策設計、持份者管理和兒童安全接觸實踐等方面的守護兒童支援。她擁有職場調查認證和具備變革實踐者和教練資格,並致力於提供可持續的方案以提升機構守護兒童文化和能力。

蕭加欣女士
母親的抉擇行政總裁
「母親的抉擇」行政總裁蕭加欣致力於推動香港兒童及青少年福祉。她擁有超過20年的非政府機構工作經驗,帶領多個項目,確保每個孩子都有在充滿關愛的永久家庭中茁壯成長的機會。

蕭美娟博士
國際培幼會(香港)總幹事
蕭博士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募款、營銷及管理專才,在國際慈善界擁有超過25年的經驗。她曾在商業領域從事行銷及公關工作十年,之後轉戰非政府組織,成功應用她的專業知識至慈善項目,並積極倡導兒童及女童權益工作。她卓越的領導能力和推動社會公益的貢獻,為她贏得多項國際獎項。

馬亞山大律師 (主持人)
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主席
馬亞山是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主席和母親的抉擇的名譽法律顧問。他是一名專注於公共和家庭法律的大律師和調解員,處理兒童保護案件。他曾起草《2019年保護兒童條例(修訂)草案》等法案,並是多部法律文本的作者和編輯。他定期在香港大學講授法律,並獲選為大律師公會成員。
專題座談會 2: 強制性舉報 – 現在和下一步是甚麼?

江玉歡議員
立法會議員
江玉歡(執業律師)於2022年當選立法會議員,深耕於基層、房屋、大廈管理和法律四大議題。她曾任《強制舉報虐待兒童條例草案》委員會委員,並持續就相關議題開展研究。

雷張慎佳女士, B.B.S.
兒童倡議者
雷張慎佳女士是專注於兒童權益的倡議者。曾任香港兒童事務委員會成員、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主席及防止虐待兒童會總幹事,致力於提升兒童權益及福祉,推動香港及其他地區的兒童保護工作。

馬亞山大律師
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主席
馬亞山是香港兒童權利委員會主席和母親的抉擇的名譽法律顧問。他是一名專注於公共和家庭法律的大律師和調解員,處理兒童保護案件。他曾起草《2019年保護兒童條例(修訂)草案》等法案,並是多部法律文本的作者和編輯。他定期在香港大學講授法律,並獲選為大律師公會成員。

張志雄醫生, BBS (主持人)
MBBS, FRCP(Edin), FRNZCGP. FRCPCH, FHKCPaed, FHKAM(Paediatrics)
張志雄醫生是一名兒科專科醫生,同時擔任香港大學及中文大學的榮譽臨床副教授,他是香港兒科醫學院「保護兒童訓練課程」的總監,張醫生是「防止虐待兒童會」主席,曾參與多個委員會工作,包括社會福利署「防止虐待兒童委員會」及「多專業合作程序指引」,香港「兒童死亡個案檢討委員會」,和醫院管理局的相關職務。
專題座談會 3: 兒童性虐待 – 責任承擔的人(Duty Bearer) 需要知道什麽?

葉卓怡女士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倡議主任
關注婦女性暴力協會倡議主任,現聚焦刑事性罪行法律改革,亦持續關注制度內外受害-倖存者之權益及自主的實踐、相關醫療及司法程序、影像性暴力等相關議題及政策,曾任前線性暴力受害人支援社工。

Taura Edgar
TALK Hong Kong 創辦人及亂倫倖存者
作為TALK Hong Kong 的創辦人兼理事會主席,Taura致力於預防兒童性虐待並支援倖存者們。她的工作包括提升公眾意識,提供基於實證的應對措施,以及帶來系統性的改變。透過開創性的研究、社區教育和倖存者賦權,Taura 的工作在香港保護兒童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陳英杰先生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
陳英杰現任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熱衷於青年網上輔導及媒體教育服務。擁有十七年青年服務經驗,致力推動青年精神健康支援數碼轉型。他領導的「uTouch」網上青年外展服務,專注關顧青年的網絡健康,協助處理網絡欺凌、網絡人際關係及社會比較焦慮等問題。他參與的「Open噏」賽馬會青少年情緒健康網上支援平台榮獲2023年度卓越實踐在社福多項獎項。陳先生持續創新青年服務,為青年締造更美好的未來。

方保僑先生
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會長
方保僑先生於資訊、通訊、科技及電子消費品市場工作超過二十年,並創辦多個業界組職及為多個非營利機構擔任委員提供專業意見 。他是香港互動市務商會會長及香港資訊科技商會榮譽會長,並創辦香港消費電子產品聯盟及電子學習聯盟。

周卉卉女士 (主持人)
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教育主任
周卉卉女士,香港家庭計劃指導會教育主任,資深性教育工作者。每年為多間學校及機構舉辦講座和培訓,亦曾策劃及撰寫多本性教育書籍與教材。其文章見於《信報》及《親子王》等。
* 請注意:所有分組工作坊均不提供即時翻譯

1A. 以兒童性侵事件受害人角度理解舉報及程序意義(廣東語)
-
性侵事件依賴受害人自行披露,即使事件被揭發仍需當事人願意表達配合調查,方能順利進入往後司法程序。本節聚焦童年性侵受害人於制度內外經歷,協助各界專業人士更謹慎及不帶假設地關注受害人的真實需要。

1B. Strengthening Child Safeguarding Through Leadership(English)
Effective leadership is key to building a strong child safeguarding culture. This session provides organisational leaders with essential principles and practical strategies to create safer environments for children. We’ll explore how culture impacts child-safety, safeguarding responsibilities, and strategies for fostering a safeguarding mindset across teams. Through interactive discussion and best practice sharing, participants will gain the tools needed to lead and sustain a child safe culture.
Save the Children Hong Kong’s Child Safeguarding Service helps child-facing organisations across Hong Kong to protect the children they engage with. Since 2019, our Service has supported over 1,800 participants from more than 200 organisations, including NGOs, schools, education centres, activity and sports clubs, and more.
1C. 網路世界中保護兒童(廣東語)
即將公佈

1D. 與兒童的正向溝通(廣東語)
「正向溝通」是為兒童建立安全和關愛的成長環境,以及讓兒童的聲音被聽見的重要元素。本工作坊將分享香港救助兒童會在不同的本地項目中(包括保護兒童教育項目、社交情緒學習計劃等),探討「正向溝通」的實戰經驗和心得。
香港救助兒童會的香港項目團隊,自2018年起推行「從心所育」保護兒童教育計劃,以親子平行小組的形式,裝備照顧者實行正向管教,同時提升兒童辨識暴力和自我保護的能力。團隊亦自2022年起,展開不同形式的社交情緒學習計劃,提升兒童的幸福感。
* 請注意:所有分組工作坊均不提供即時翻譯

2A. 支援被傷害的兒童(廣東語)
工作坊旨在為從事兒童相關工作的專業人士提供實用的知識與介入技巧。通過防止虐待兒童會熱線服務、懷疑虐兒個案調查及個案輔導工作的實務分享和互動討論,將探討虐兒事件的辦識技巧、危機評估及介入手法,如何協助面對傷害的兒童。
2B. Awareness to Action: Preventing Child Sexual Abuse (English)
Taura Edgar from TALK Hong Kong, an incest survivor, will lead participants in learning what’s really going on for kids in Hong Kong – how prevalent is child sexual abuse, why they don’t report, and what you can do to change that. The session will also focus on practical strategies to minimize opportunities for abuse in real-life scenarios, leaving participants equipped with actionable steps for effective prevention. Taura will also be on hand to answer any questions on her own experience and anecdotal sharing from the 100s of survivors she has worked with in Hong Kong.

2C. 應對網絡欺凌:策略與協作(廣東語)
通過真實案例和前線社工實務分享,探索對抗網絡欺凌的有效策略。了解如何為青少年創造安全的網絡環境,讓跨界別合作在解決網絡欺凌和加強兒童保護中的關鍵作用。本環節將提供實用的知識和協作方案,幫助您支持青少年應對網絡欺凌,確保他們在數碼空間中的安全和福祉。
香港青年協會獲社會福利署資助推行「uTouch網上青年外展服務」,透過uTouch Portal網上輔導平台及WhatsApp為6至24歲青少年提供即時情緒支援。網上外展社工主動於不同網絡平台接觸有需要的青少年,提供線上線下支援及發展活動。服務特別關注網絡欺凌及網上交友等議題,並透過社區協作及多元化服務平台,推動青少年數碼健康發展。

2D. 機構內部兒童安全顧慮通報(廣東語)
通報兒童安全事件是現時最受關注的議題之一。事實上,機構內任何與兒童安全有關的顧慮和風險都皆值得內部通報予服務中的機構。這場工作坊將會探討內部通報機制的重要性、幫助參加者增強通報兒童安全方面的知識和意識,並會提供撰寫有關內部兒童安全通報的模擬練習機會。幫助參加者更有信心地向服務中的機構通報任何兒童安全顧慮。
香港救助兒童會守護兒童服務團隊幫助香港不少的兒童機構保護他們服務或接觸的兒童。我們的服務始於2019年,至今已支援了超過1,800多名來自200多間機構的參加者,包括非牟利機構、學校、教育或活動中心、體育機構等。
常見問題 Q&A
我如何知道註冊是否成功?
- 報名確認郵件將於8月18日起發送。如果您在活動一周前沒有收到我們的消息,請聯繫我們。如您對此活動有任何查詢,請與本會聯絡 2122 5625,[email protected]
誰可以參與本次的論壇?
-
本次研討會歡迎來自為兒童服務的非政府組織、教育界人士,以及其他相關領域的專業人士參與,涵蓋高階管理層到一線工作人員。
參加者可以期待獲得哪些具體的學習成果?
- 參加者將學習到最新的兒童保護理念、實踐技巧,以及如何有效地與兒童和其他專業人士交流。
論壇結束後,會方是否會提供後續活動?
- 是的,參加者可以登記參加後續活動,例如為兒童設計安全活動的工作坊,從心所育計劃體驗工作坊,還有更多不同的活動,我們將提供最新動態,敬請期待!
論壇是否有提供翻譯服務?
- 論壇只有演講和專題座談會提供同聲傳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