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位父母都希望能夠以最合適的方式培育孩子,但不同家長管教模式可能對孩子的性格、行為及未來發展有截然不同的影響。心理學家 Diana Baumrind 於 20 世紀 60 年代提出的「四種父母管教模式」成為了重要理論基礎。[1] 本文將介紹這四種管教模式,並結合研究與實例,探討不同父母管教模式對孩子的影響。
四種父母管教模式及影響
1. 權威型(Authoritative Parenting)
權威型父母通常採取高要求與高回應並重的方式。他們設立清晰的規範,並對孩子的需求和感受給予積極的回應。這類父母強調自律與責任感,但同時提供足夠的情感支持。研究顯示,權威型管教的孩子更有自信、擅長與人合作且學業成績較好。[2] 這種家長管教模式有助於孩子建立健康的心理狀態,並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3]
2. 專制型(Authoritarian Parenting)
專制型父母以高要求和低回應為特徵,強調服從與紀律,較少關注孩子的意見和情感。他們通常使用懲罰來維持規範,而非與孩子溝通。專制型管教的孩子可能會缺乏自信、自我價值感低,甚至可能發展成具有反抗性或高度順從的行為。[4] 美國心理學會(APA)的研究表明,這種父母管教模式會影響孩子在壓力下的表現,容易讓孩子在壓力情境下表現不佳,甚至更易患上焦慮和抑鬱症。[5]
3. 溺愛型(Permissive Parenting)
溺愛型父母對孩子的需求非常敏感,但缺乏規範與管教。他們多以朋友的身份面對孩子,很少設立明確的界限或執行規則。研究指出,溺愛型家長管教模式容易導致孩子自控能力不足,缺乏紀律感,且在學校表現較差。這類孩子可能在人際關係中表現出過度依賴或難以承擔責任。[6]
4. 忽視型(Neglectful Parenting)
忽視型父母既不設立要求,也缺乏對孩子的關注。他們通常因忙碌或冷漠而忽略孩子的情感需求及教育指導。 忽視型管教的孩子往往缺乏歸屬感,容易感到孤立,甚至可能在青春期表現出行為問題,例如物質濫用或犯罪傾向。同時,長期的情感忽視還可能影響孩子的腦部發展,特別是在處理情感和壓力的區域。 [7]
如何根據家長管教模式來有效管教孩子?
根據以上四種父母管教模式影響的分析,權威型家長管教模式被視為最有助於孩子全面成長的方式。要在家庭中實踐這種管教模式,家長可以考慮以下方法:
1. 建立明確而合理的規範
設定清晰的家庭規矩,並邀請孩子一起討論,讓他們明白目標和背後的原因,從而提高孩子的接受度與配合度,也能幫助小朋友學會表達自己的意見。
2. 平衡支持與責任
在提供情感支持和關懷的同時,適時給予孩子適當的責任,例如完成家務或處理學校任務,幫助他們培養獨立性和責任感。
3. 重視雙向溝通
與孩子保持開放的溝通渠道,了解他們的內心世界與情感需求。避免一味命令或忽視,多主動聆聽 (Active Listening),努力建立互相尊重的親子關係。
按此了解更多主動聆聽技巧。 這些家長管教模式能幫助父母更有效地建立和諧的家庭環境,同時支持孩子的健康成長。
登記成為兒童保護使者 讓孩子在愛中成長
以上提及的四種父母管教模式,足以影響子女的一生。無論在學業成績、心理健康還是人際關係發展上,家長管教模式對小朋友的影響均十分深遠。然而,每個孩子都是獨特的,父母應在了解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孩子的特質和需求,靈活調整管教模式,以建立和諧且充滿支持的家庭環境。
香港救助兒童會亦一直致力推動家長正向管教項目。透過每月或單次捐款,您可以幫助我們推動更長遠的本地項目,正如我們「從心所育」計劃,就以家長為對象,幫助他們學習非暴力溝通與正向管教,從而預防虐兒及推廣讓兒童在關愛的環境下成長。幫助下一代的健康成長,每人都可以略盡綿力,現在就登記成為兒童保護使者,或單次捐款支持我們!
參考資料:
1. Fadlillah, M., & Fauziah, S. (2022). Analysis of Diana Baumrind’s Parenting Style on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Al-Ishlah: Jurnal Pendidikan, 14(2), 2127-2134.
2. Steinberg, L. (2001). We know some things: Parent–adolescent relationships in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Journal of Research on Adolescence, 11(1), 1–19.
3. Baumrind, D. (1991). The influence of parenting style on adolescent competence and substance use. Journal of Early Adolescence, 11(1), 56–95.
4. Baumrind, D. (1971). Current patterns of parental authority. 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4(1), 1–103.
5. APA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 Parenting styles and their effects on children’s mental health.
6. Maccoby, E. E., & Martin, J. A. (1983). Socialization in the context of the family: Parent-child interaction.
7. Glaser, D. (2000). Child abuse and neglect and the brain—a review. Journal of Child Psychology and Psychiatry, 41(1), 97–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