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2025年3月5日)近日香港接連發生學童自殺個案,這些悲劇背後可能有複雜多樣的原因,包括學業壓力、家庭及人際關係問題等。當學童無法應對這些壓力和挑戰,或者找到幫助時,容易逐漸感到孤單,負面情緒反芻,最終感到絕望,甚至產生輕生念頭。香港救助兒童會呼籲家長及照顧者多主動關心子女的身心需要,與子女共同定立合理期望,以減輕不必要的壓力,在成長的路上支持他們。機構亦鼓勵學生關顧自己的精神健康,覺察情緒需要;在遇到困難時,主動向信任的人及機構尋求幫助。

為了減輕學童壓力,香港救助兒童會認為家長及照顧者應與子女建立信任,讓學童感受到家人不是在說教或訓導,而是以同理心及關懷支持他們,成為他們的後盾。此外,家長應建立開放的溝通態度,鼓勵子女分享他們的感受和想法,並以開放和不批判的態度傾聽,讓子女感到被理解和支持。家長的理解、支持與信任,能讓學童在困難時刻勇於尋求幫助。

家長及照顧者可以教導子女舒壓技巧,如深呼吸和多運動,以適時放鬆並在面對壓力時保持冷靜。此外,協助子女建立健康的生活習慣,包括足夠的休息、充足睡眠和休閒活動亦同樣重要,藉此教導他們關注精神健康和自我關懷的重要性。

同時,學校亦應提供適切支援,包括推行社交情緒學習,正向教育、壓力及情緒管理等,並推廣校園精神健康,教導學生以正面的態度處理情緒、應對壓力和克服困難。香港救助兒童會呼籲社會各界共同努力,關注學童心理健康,多關顧身邊的兒童,為他們創造一個安全關愛的環境茁壯成長。